没有哲学就没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UNESCO / Sandro Chi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向与哲学密不可分。这里所说的哲学不是思辨哲学,也不是规范哲学,而是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能够在国际背景下探寻生活与行动的意义的批判质疑的哲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在对世界长期和平稳定的可能性与必要条件的追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它也因而作为一个国际机构回答了早已被神甫德圣-皮埃尔(de Saint-Pierre)和以马利· 康德(Emmanuel Kant)提出的哲学问题。
其实,我们可以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一个哲学性的机构,因为它致力于通过促进国家间的教育、科学、文化合作,让全世界在《联合国宪章》的引导下不分人种、性别、语言和宗教,尊重正义、法律、人权和自由,进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一终极目标涉及并应用了有关法律、人权和世界历史的哲学内容,而这一过程同样也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但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在世界多元文化思潮的环境下获得在交换和话语权方面的有利地位,它的哲学含义并不能仅仅按照字面理解。
或者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身就是一种哲学,一种内涵可以被讲述的哲学。
确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种传统就是用对自己历史和传统的记忆来改造和修正现实的自我,并时时保持对宪章的忠诚。
帕特里斯·弗莫伦(Patrice Vermeren)在他的书《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识哲学(La philosophie saisie par l’UNESCO)》中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哲学观念的描述给出了上述传统的一种可能解释。
我们不断加强恢复这种传统的承诺,并以各种方式帮助世界哲学文化繁荣发展,这条道路是值得欣赏与赞扬的。
而在这样的道路上,“哲学的迂回”——这个从珍妮·海尔施(Jeanne Hersch)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之下做出的有关从哲学观点看人权的著名课题中“借来”的口号正被一天一天喊得越来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