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You are viewing an archived web page, collected at the request o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using Archive-It. This page was captured on 22:12:06 Feb 01, 2017, and is part of the UNESCO collection.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 page may be out of date. See All versions of this archived page.
Loading media information hide
25.10.2016 - Natural Sciences Sector

为什么2000年以来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幅增加?

(CC BY 4.0) Yoshinori Ohsumi, 2016 Nobel Prize winner for Medicine or Physiology

大隅良典获得了201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将委员会认为他的发现有助了解细胞如何自行循环回收,对于癌症和糖尿病的研究都有帮助。1945年出生的大隅良典目前是东京工业大学的名誉教授。

“每一年日本人都在热切地等待瑞典宣布诺贝尔奖得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 这样写道,“如果日本科学家获奖,媒体和公众都会热烈祝贺。”1901到1999年间,日本民众得非常耐心才行,因为这一百年里仅有五位日本科学家获得诺奖。而自2000年以来,已有17位日本科学家获得这一殊荣,包括两位已入籍美国的日本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激增呢?作者认为“这并不能说明日本的研究环境突然就改变了,因为很多诺奖得主的研究工作都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完成的。”但是在研发方面积极的投入也确实起了作用。例如山中伸弥在本世纪初就从日本学术振兴会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获得了充裕的资金支持。山中先生因“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编程变为多能性”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村修二则在他所在公司日亚化学的鼎力支持下发明了高效环保的蓝色发光二极体,获得201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还有什么其它原因能解释这个现象呢?似乎奖项的关注点有所变化。尽管评选过程并不公开,但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似乎正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考量。尽管在2008年南部阳一郎、益川敏英、小林诚等三位物理学家因关于粒子物理学的纯理论研究工作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日本科学家2010年以来获得的所有(九项)诺贝尔奖都是奖给了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科学发现。 

如果真的是诺奖评委们开始更多地考虑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那么这可能反映了全球科学界的一个思想变化。1999年世界科学大会通过的《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科学议程-行动框架》可能就是这种变化的先声。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科学理事会在布达佩斯主办的世界科学大会生成了明确提出“社会中的科学,科学为了社会”和“科学为了知识”的文件。

日本年轻一代还能继续举起这个火炬吗?

日本人口中研究人员占比世界最高:2013年每10,000人中有70.2个研究人员。但这个数字自2008年(70.0)以来几乎没怎么变过。直到2009年研究人员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增长,但随后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私营企业开始削减科研投入。

在学术界,今天的研究人员总数仅比2008年多3.7%,但他们用于研究的时间却比以前少了很多:2013年用于科研的时间是一年900个小时,而2008年的这个数字是1142小时。他们的工作时间减少了,而面对的任务却比以前更繁杂。2007—2014年间,世界科学网站上日本发表的科研论文占比从7.9%降到了5.8%。尽管这个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中国的不断增长造成的,但日本在科研论文方面的表现还是出现了惊人的退步。“在世界范围内,2014年科研论文的总量比2007年增长了31.6%,而日本在同一时期却下降了3.5%。这种下降在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体现出来。

日本科研人员论文数量的减少也许与公共研发基金性质的改变有关,报告认为:“给个体研究人员和高校的拨款越来越倾向于鼓励创新,仅仅写科研论文已被认为是不够的。而创新驱动的研发活动也能产出论文,所以日本研究人员的注意力已不在写论文本身了。与此同时,私营研发基金的削减也使私营部门研究人员的论文数量减少。

许多高校现在非常需要资金

许多国立大学现在都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2007至2014年八年间,高校用于研发的资金不变价格仅增长了1.3%。他们的常规资金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一直在以每年约1%的速度减少,迫使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申请大笔机构拨款。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花这么多时间申请、管理和评估项目的副作用:这对学术和管理人员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短期效果的评估可能使学术和教育不再关注长期效果,而且项目一旦结束,就很难再保持项目的活动、团队和基本结构。因此怎样在长期资助和项目资助之间寻找平衡就成为日本面对的一个重要政策问题。

年轻的博士学位持有者努力谋求长期职位

结果就是,年轻的博士学位持有者发现很难在大学或研究机构找到长期职位。博士生数量在减少,很多硕士生不敢再踏足看似很难有回报的研究生涯。

因此日本政府自2006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青年研究者提供不同的职业出路。实行过一些列措施,包括:促进高校—企业交流、资助实习、以及开发针对博士生的培训项目,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拓展技能等。政府还推动博士项目的课程改革,使博士生毕业后能更适应非学术环境的工作。

政府还采取措施改革高校人事制度。如2006年,政府开始拨款支持高校引进日本传统上不曾采用过的终身聘用体制,2011年还进一步扩大了相关资助额。

还是在2006年,政府发起了一个鼓励女性科研人员生完孩子后重返岗位的奖学金项目。2013年日本只有14.6%的科研人员是女性,但这个比例一直在不断增加,2008年时这个比例是13%。

在日本的外国研究人员的数量也很少,不过也在不断增加。在高校,2008年全职教师中有5,875个外国教师(占总数的3.8%),2010年这一数字是7,075(4.0%)。政府已经在采取措施使日本的大学更国际化。外国人和女性在教师和科研人员中的占比已成为大部分大型高校拨款的评选条件之一。

然而报告认为“可以说日本高校面临的最根本挑战是国内18岁人口数量的减少。自1992年达到峰值2,049,471 后,这一数字近年来已近乎缩减了一半。幸亏今天高校入学人数比以前多了一倍,所以同一时期高校的学生人数减少的并不明显。然而很多利益攸关方看到了饱和的迹象,他们都认为国家的高校体制应该尽快做出根本性的变革。”

来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 面向2030 (2015年出版)

 




<- Back to: 自然科学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