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You are viewing an archived web page, collected at the request o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using Archive-It. This page was captured on 02:56:30 Jun 11, 2019, and is part of the UNESCO collection.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 page may be out of date. See All versions of this archived page.
Loading media information hide
广角

人权的神圣性和普遍性

cou_04_18_schonberg_web_01.jpg

《看得见/看不见》(2015年)系列作品中的一张照片,摄影者为法国摄影师弗乐阿俄•苏汉(Flore-Aël Surun)。

奥地利裔美籍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年)在“人权”一文中写道:“不管异教徒再怎么否认,灵魂不朽在信众眼里始终都是确定无疑的事。即便异教徒在今天是正确的,信徒心中那份信仰的力量终有一天会让灵魂不朽。……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人权——哪怕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权概念不为人知,人权定义不够完善,只要我们矢志不渝地坚信人权的存在,它就一定会实现。”本文是他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权哲学基础调研的答复,于1947年7月21日从洛杉矶寄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篇节选如下。

阿诺德·勋伯格

我们必须遗憾地承认,大多数人自认为有权利挑战他人的权利,甚至不惜为此一战。更遗憾的是,短期内我们看不到当前的世界局势有任何改善的希望。

然而,这样的困境不应压倒我们对于新世界的渴望,在这个世界里,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一个基本认知,无需特意言明。人类若想获得这种幸福,就必须要有越来越多的个体怀着满腔热情,为实现这个古老的理想而奋斗,直到它实现。唯有渴望的力量才能推动社会思想或社会舆情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免于一切纷争。

我们绝不能放弃。

不管异教徒再怎么否认,灵魂不朽在信众眼里始终都是确定无疑的事。即便异教徒在今天是正确的,信徒心中那份信仰的力量终有一天会让灵魂不朽。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人权——哪怕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权概念不为人知,人权定义不够完善,只要我们矢志不渝地坚信人权的存在,它就一定会实现。

假如普通法、民法和人权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应仅限于:

a)即便在普通法尚未找到解决方案的领域,人权也要力求让权力和阻力达成平衡。

b)我们必须确立适用于所有民族和所有种族的最低限度的权利。

负责制定《人权宣言》的组织,显然应该是旨在推动普通法不断完善进步的“先锋”。

我们一边想给权利定界,一边又想保护各方面的利益,这就让自己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无论是质疑《创世记》的伽利略(Galileo),还是不允许任何人违背上帝教诲的教会,双方都需要得到平等的保护,也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

纯粹建立在科学知识基础上的文明和文化应该暂停它们前进的步伐,以平衡相互竞争的多种利益。毫无疑问,这是因为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强大的反对力量,其中涉及的利益要么不为人知,要么没能及时显现出来。但是,对权利的研究有更完善的工具可供使用,也有更多的要求必须满足。

这就要求我们保护荣誉。

大主教凭着自己的身份,打了莫扎特一记耳光,他从没想过自己有可能因此被写进音乐史。

当时有谁能想到,艺术家的荣誉感有朝一日会如此重要?又有谁能预见到,某某艺术家在被卑劣的思想惊得目瞪口呆之后,会变得如此愤世嫉俗?

但另一方面,同样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评论家对瓦格纳(Wagner)、易卜生(Ibsen)、斯特林堡(Strindberg)、马勒(Mahler)等人造成的伤害,最终将被视为荣誉的标志。没有这样的敌人,就无法成就真正的伟大。

人权无法保证人们从不公正的行为中幸免,这是肯定的,但要到什么时候,人权的概念才能深入人心,让那些施暴者明白,给人造成这种痛苦是一种耻辱?

可悲的是,人权与民主一样有其弱点,在遭到攻击和破坏时难以为自己辩护。以维护人权为名义开展的所有行动,实际上都会损害作恶者那一方的人权,正如任何倾向于巩固民主的做法其实都是不民主的。

这让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以劝导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如此看来,我们似乎应该缩减人权涉及到的权利主张,让这个概念的实现不至于过分困难。

大多数信仰都具有排他性和对抗性,有时甚至表现得好斗、挑衅、咄咄逼人。对它们而言,容忍其它形式的信仰无异于自杀。

人有义务只相信真理吗?相信谎言的权利是否也值得保护呢?

《十诫》无疑是有史以来最早的人权宣言之一。这些戒律保障生命权和财产权,保护婚姻、誓约和劳动成果,但由于基督教是一神教,《十诫》规定人们不能拥有信仰自由。

斯特林堡问自己:“假如不痛恨邪恶,我该如何真正去热爱善良?”人类之所以希望、甚至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对抗邪恶,就是因为这份对邪恶的痛恨。

正因为如此,某些人认为必须抨击“资产阶级”艺术,其他人则批评巴勒斯坦风格,首当其冲的就是伟大的建筑家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因为这些事物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异族的。

战士同时具备战胜敌人和压迫被征服者的意志和责任。

但对那些坚持战败方艺术形式和思想的人来说,他们的人权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出生的权利属于人权吗?控制生育的权利也属于人权吗?在人口过多时,人们是否有权让一部分人饿死呢?

宗教打算怎么回答这些问题?

面对这些严峻的问题,我们可能会变成悲观主义者。

但我们绝不能放弃向往——赋予人权神圣性和普遍性。

渴望的力量和创造的激情在我们心中交织。

 

阿诺德·勋伯格

奥地利裔美籍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 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之一,全新无调性作曲方法的开创者。与许多犹太艺术家一样,勋伯格在1933年移民美国,于波士顿马尔金音乐学院任教,1934年移居加利福尼亚,并在那里度过余生。勋伯格曾在南加州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重要教职,并在1941年成为美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