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You are viewing an archived web page, collected at the request o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using Archive-It. This page was captured on 14:05:23 Jun 12, 2019, and is part of the UNESCO collection.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 page may be out of date. See All versions of this archived page.
Loading media information hide
广角

新闻伦理再成焦点

copy_of_cou_02_17_ethics_01.jpg

“Tech giants that dominate the public information space, such as Google, Facebook, Amazon and Twitter circulate information in a value-free environment,” says Aidan White.
© Jugoslav Vlahovic
数字时代我们对媒体质量和民主的追求,使新闻伦理的核心价值空前 重要。新的法律可能带来潜在的新闻审查制度,但恪守伦理道德的承诺仍是建立公信力必不可少的。

艾丹·怀特

新闻业已今非昔比。如今的新闻工作速度更快,压力更大,而且愈发复杂。媒体在经历艰难后认识到信息革命——虽然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潜能——是一把双刃剑。

新媒体可以在几秒钟内把新闻故事传给全世界,通信系统具有扩大社群成员凝聚力和见识的能力,传统的新闻业务盈利模式却被打破了。其中很多甚至无法补救。

随着公益新闻盈利能力的下降,新闻编辑部坚守着伦理底线。原本存在的问题——政治偏见、大企业的过度影响、各种成见和利益冲突——如今都被放大。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科技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媒体的业务运营模式,使新闻业剧烈衰退。现在大部分人通过手机和网络平台获得新闻。这些平台通过收集个人信息和榨取传统媒体的广告业务获利。

全球共鸣

数千家新闻机构相继倒闭,其中大部分为报社。同时有数以万计的新闻工作者失业。虽然言论自由的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但是随着传统新闻资源的萎缩,尤其是地方和地区一级,可靠可信的新闻来源渠道却变窄了。

五年前成立的新闻伦理网(EJN)力图增强新闻业在这场危机中的应对能力。

新闻伦理网由六十多个团体组成,成员包括记者、编辑、出版业主和媒体支持团体等。新闻伦理网旨在通过培训和实际行动来加强伦理道德和管理,开展了为新闻工作者开发一个曝光仇恨言论的测试,制定冲突报道指南,和提供移民报告等工作,这些行动得到了全球新闻工作者的共鸣。

新闻伦理网植根于媒体,发布多国化的报道,并揭露媒体运作方式和监管难题,在新闻业界具有普遍的公信力。

尽管经济和政治环境日趋恶劣,新闻伦理网在这个不确定时期的调查中显示,全世界的新闻记者——不管是来自土耳其、叙利亚、埃及还是来自巴基斯坦、中国和印尼——都依然坚持真相,坚守伦理。

建立公信力

 

全球通讯文化处于混乱的转型期,对建立公信力的担当是社会变革的宝贵财富。对于媒体人和所有为将来的安全通信而奋斗的人们来说,保护和提升新闻伦理比的重要性是空前的。

伪造新闻、政治和企业宣传以及无耻的网络谩骂威胁着民主制度,是言论自由捍卫者、决策者和职业媒体人共同的敌人。新通讯环境中的数字技术滥用、不实的政见、和过度的商业开发无不对更大范围的公共信息领域造成威胁。

在此背景下,新闻伦理网发起了一项讨论活动,主题是认同在道德准则约束下的新闻业在公信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发现媒体业或大众对新伦理准则没有普遍的渴求。已经演变了150年的新闻报道核心价值,即准确、独立和负责,在数字时代依然适用。

新闻伦理网认为,我们需要与媒体受众及决策者建立新型合作关系,说服他们加强新闻道德建设,这种合作可以成为提高信息素养的典范。

基本原则

当下,不仅仅是新闻记者需要注意言辞、尊重事实;每个在公共信息圈内发言的人都需要注意伦理约束。

新闻伦理网认为新闻业的伦理价值,比如以事实为依据的传播、人道主义和尊重他人、透明和坦承错误,是每个人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社交媒体用户和公民记者。人们应该自愿遵守,而不是碍于法律的约束。

有些国家,甚至一些民主国家的政府,由于担心网络谩骂和伪造新闻,威胁要处罚没有去掉弹出恶意和危险消息的科技公司,。这些措施会限制合法异议的提出和言论自由——如果这些公司不支持通行伦理,那么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问题在于谷歌、脸书、亚马逊和推特等科技巨头们控制了公共信息空间,,让信息在一个价值中立的环境中传播。他们不把专业新闻等公益性质的信息放在首位。对他们而言,新闻和其他信息在他们的平台内同等竞争,哪怕是一些没有受到监控的恶意谩骂。

运用算则吸引点击

 

利用复杂的算则和无穷的数据库接触数百万的订阅者,这种商业模式只有一个驱动目标——通过传播“病毒信息”的点击量来赚取广告费。信息是否道德、真实或诚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信息是否具有煽动性,是否吸引眼球。

不管机器人如何复杂精巧都无法编入伦理道德观。最适合处理伦理问题的人应该具有感知力比如经过良好培训的、有知识的、有责任心的记者和编辑。

近期发生了对标志性图片审查制度引起的愤怒(见XX页),折磨和谋杀类视频的直播,大公司对其广告出现在恐怖主义、仇恨和儿童虐待网站中的抱怨,在这些丑闻发生后,科技巨头们已经承诺发起行动。但是这已经足够了吗?

2017年5月3日,在公众震怒于大量的有关谋杀、自杀和轮奸等暴力视频传播后,脸书老板马克·扎克伯格承诺雇用3000名内容审查人。公司原来有4500名“社区运营队伍”成员。

脸书拥有近20亿用户,这意味着平均每个内容审查人要对应大约25万用户。在不道德的、恶意的内容以及由不实宣传及虚假新闻引发的危险日益增长的情况下,这种监控手段只是杯水车薪。

利用隐私

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科技公司承认他们属于数字时代的新闻发布者,并雇用大量被信息革命淘汰的的有经验有道德的新闻记者。大家都知道这些公司有足够的经济实力,2017年初,有报道称脸书的市值大约为4000亿美元,而谷歌的市值超过了6000亿美元。他们都跻身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之列。

政治决策者们和科技大佬们只会为这些问题说抱歉,却毫无实际行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无道德的政客们利用科技破坏民主政治、干扰选举。他们的战略中充斥着用恶意谎言装饰的伪造新闻。

近来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爵士揭露了这种偏航。这位英国科学家和学者警告称网络世界正深陷于政府和信息公司的控制之中,对个人隐私的过分利用正在扼死网络。

他在批评中强调了宣传不实政治信息的破坏性和危险性。

在一封公开信中(2017年3月12日,万维网诞生28周年日当天发布),蒂姆·伯纳斯-李爵士提到了2016年的美国选举,“脸书每天发布多达五万种不同形式的广告,几本无法监控。民调显示在美国和世界各地都有滥用政治广告的情况,比如把选民引导到伪造新闻网站或者劝说他人不要投票……这是民主政治行为吗?”

曝光伪造新闻

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它在2017年5月法国总统大选前夕再次被提出。当时一些网络黑客盗取了电子邮箱账户,发表了成千上万份有关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这位最终当选者的机密文件,其中很多都是伪造的。

面对这一大堆文件,记者无法检查,无法核实,也无法揭示真相,因为法国法律禁止人们在投票前最后几小时公开讨论竞选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却在社交媒体上自由传播。

追求时效而牺牲质量是新闻报导的通病,但是有道德的新闻业者勇于承认错误。更重要的是,因为有道德的新闻依据的是事实,追求的是公民目的,它可以为政策的制定提供路线,用来建设安全可靠的信息空间。

艾丹·怀特

艾丹·怀特(英国)是新闻伦理网主任,《告诉你真相:伦理新闻倡议》(2008年)的作者,书中对全球新闻伦理问题进行了回顾。2011年3月之前,他一直担任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任职时间长达二十四年。他还是国际新闻安全协会和国际言论自由交换协会的创立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