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You are viewing an archived web page, collected at the request o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using Archive-It. This page was captured on 09:33:20 May 14, 2017, and is part of the UNESCO collection.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 page may be out of date. See All versions of this archived page.
Loading media information hide

聚焦世界记忆遗产:纳粹大屠杀

© AFF Basel, CH / AFS Amsterdam, NL
Diaries of Anne Frank

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收录了有关于纳粹大屠杀的各种证词。约有六百万犹太人及其他数百万欧洲各族人民的生命葬送在纳粹铁蹄的统治之下。证言集、国际寻人服务局档案、安妮·弗兰克日记与华沙犹太人区档案均被保存在与纳粹大屠杀相关的《世界记忆》收藏中。


194512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挺进中的苏联红军解放了位于波兰奥斯维辛的纳粹死亡集中营,并释放了所有剩存的囚犯。这一天从此被联合国确定为“缅怀纳粹大屠杀遇难者国际日”。

证言集之页,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1954-2004

© Yad Vashem - The Pages of Testimony Collection, housed in the Hall of Names, within the Holocaust History Museum at Yad Vashem, Jerusalem.

案例速览:

  • 提交年份:2012
  • 列入年份:2013
  • 提交者:以色列
  • 遗产项目: 链接

约有六百万犹太人在纳粹大屠杀中丧生,他们的名字被转换成了数字。绝大多数没有坟墓,也没有标名的墓碑。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所收藏的证言集之页代表了一种对大屠杀遇难者大规模集体性的缅怀。这部证言集之页旨在还原那些大屠杀受难者的名字和相貌。

这是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决心,试图从历史的遗忘中,去保存所有受害者的身份与姓名。它涵盖了无数亲历者的证明手记,世界独一无二,并明显区分于其他为纪念卢旺达和柬埔寨种族灭绝所做的类似尝试。

国际寻人服务局档案

案例速览:

 

 

  • 提交年份:2012
  • 列入年份:2013
  • 提交者:国际寻人服务局国际委员会(ITS
  • 遗产项目:链接

 

19331945年之间,世界经历了一场由德国国家社会主义政权所制造的史无前例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经历过的范围最广的冲突,造成了无数苦役、流离难民和死亡。

这批档案所包含的物证来自于集中营、灭绝营、犹太聚居区和盖世太保监狱以及其他档案记录,有关于对苦力的剥削与流放,也有关于那些曾试图逃离被战火摧毁的欧洲的流亡者和幸存者命运的记录。这批位于德国巴特•阿巴罗森的国际寻人服务局档案见证了对少数族裔和对政治异见者的迫害,对苦力的残酷剥削和对受害者的大规模抓捕等,这些行为迫使他们背井离乡。国际寻人服务局档案的绝对数量清晰说明了纳粹罪行的严重程度。鉴于其见证人可能不久将不能再诉说他们的故事,这批档案则愈发显得格外相关和重要。

安妮•弗兰克日记

© AFF Basel, CH / AFS Amsterdam, NL
Anne Frank's first diary

案例速览:

 

  • 提交年份:2008
  • 列入年份:2009
  • 提交国家:荷兰
  • 遗产项目:链接

无辜的孩子往往是我这个世界所曾面对过的大多数战争与灾难的受害者,也更刺痛地说明了事件的悲剧。以安妮·弗兰克为例,她的故事折射出了青春的甜蜜与纳粹体制的无情。这个体制刻意地摧毁了一切不符合纳粹社会统治秩序的所有人与物。

安妮13岁时,荷兰正处在德国占领之下,她与她的家人被迫躲藏在其父阿姆斯特丹办公室后面的秘密房间里。安妮一家与其他荷兰人一样,度过两年多的艰苦岁月。由于不知名叛徒的告密,他们于194484日被德国秘密警察逮捕。

安妮从194262日她的13岁生日那天起开始写这本日记,一直到他们一家人被捕前的前三天。她的记录包含密室中的生活,并大量披露了那个时候对于犹太人的种种限制。

她的父亲是唯一个从战争中幸存的家庭成员。当他返回阿姆斯特丹之后,一对儿夫妻,这对儿夫妻曾属于一个六人小组,这个小组在安妮一家隐居期间曾施予帮助,并将安妮的日记本转交给了她的父亲。

当父亲读到自己女儿的日记,了解到自己女孩曾向往成为作家或记者,他决定将这本日记公之于众,于1947年以“HetAchterhuis”或者密室作标题出版。如今,安妮·弗兰克日记已经被翻译成65种文字。

原先那本红白格相间的日记与其他手稿一起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安妮日记原件可以在安妮一家曾经隐居过的、位于阿姆斯特丹王子运河的寓所里见到。

Otto Frank讲述他女儿的日记的音频碎片



华沙犹太人区档案局(伊曼纽尔•林格尔布卢姆档案馆)

© Jewish Historical Research Institute
Dr Emanuel Ringelblum (Warsaw Ghetto Archives)

案例速览:

  • 提交年份:1999
  • 列入年份:1999
  • 提交国家:波兰
  • 遗产项目:链接

出自这份个人描述,该文献还包括一个完整的社区档案,这个社区是波兰华沙犹太人聚居区。

194010月起,所有华沙及其周边的犹太人都被迫迁往纳粹占领军所划定的华沙城犹太人聚居区,整个区域被带有铁丝网的围墙包围,并由武装警卫监控。约50万人居住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失业、疾病与饥饿四处蔓延。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人们依然有序的组织起各类事务,从建立学校和设立粥场到出版当地报纸。

一个由历史学家伊曼纽尔林格尔布卢姆领导的秘密小组决定记录华沙犹太人聚居区日常生活的一切,最初只是打算在战后写一部关于被他们被封闭期间生活经历的书。这份记录包含从个人日记、政府文件到私人信件的各种信息以及波兰其它地区犹太人社区的有关信息。

1942年中期,当人们清楚地意识到纳粹正在将居民逐渐运送至灭绝营时,许多居民决定以武力抗争。可惜1943年初的华沙犹太人起义被德国数万大军镇压,整个犹太人区也被摧毁。

当一切希望破灭之际,这个小组掩埋了所有档案,也就是今天被人们所熟知的林格尔布卢姆档案,这些档案被置于牛奶罐与其他金属器皿中,藏在犹太人区的酒窖里。战后,一个从纳粹集中营中幸存下来的组员赫尔茨•瓦瑟帮助研究人员重新找到了两处藏匿点。但第三处收藏地点,却从未被发现。

今天这些幸存下来的档案被视作关于纳粹大屠杀最重要的第一手证据和资料。

页首
t3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