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文组织对生物多样性的投入
cover_biodiversity_project.jpg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动脉。它支撑着人类现在和未来的福祉,它的迅速下降对自然和人类均构成威胁。根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与政策平台(IPBES)2018年发布的报告,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气候变化、入侵性物种、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污染和城市化。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意味着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的减少和消失以及生态系统的退化。它危及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贡献,危及经济发展、人民生计、粮食安全、文化多样性和生活质量,并对全球和平与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生物多样性丧失还加剧了不平等,因为最弱势群体更容易受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影响。
为了遏制或扭转这种衰退趋势,转变人们的角色、行为和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至关重要。有许多办法可以抑制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下降。教科文组织的各大网络、方案和伙伴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积极和鼓舞人心的变革萌芽。教科文组织还与会员国及其人民一道,通过理解、欣赏、保护和可持续地利用生物多样性,努力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教科文组织对保护及可持续和公平利用生物多样性做出了独特贡献,支持和补充了在国际和地方层面开展工作的其他组织和联合国机构的工作。其角色建立在一系列关键优势之上:
- 教科文组织支持海洋、干旱地区、山区、湿地和农业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观测工作,与世界遗产地、生物圈保护区和教科文组织全球地质公园相关的遥感工作,以及生物科技和相关能力建设领域的工作。
- 教科文组织是具有整体主义视角且拥有强大号召力的可靠中间人,这一角色以本组织在自然与社会科学、文化、教育和传播方面的专长为基础。
- 教科文组织的规范性文件——包括旨在保护和培育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政府间公约——保护着地球上最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地区,并承认人、文化和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
- 教科文组织的职责具有跨学科性,它包括教育和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它强调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联系,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社会层面和伦理问题。
- 教科文组织在关于生态系统的生态科学、生物圈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项目、能力建设、科学评估和政策建议领域开展了许多开拓性工作,从而在推动生物多样性科学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 教科文组织充分调动地方社区和土著人民的知识、技能和实践,支持他们参与环境政策制定,特别是有关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的政策制定。地方和土著知识系统(LINKS)计划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寻求在土著知识拥有者、自然和社会科学家、资源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之间建立对话,以确保地方社区在资源治理中发挥积极和公平的作用。
- 教科文组织支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采取回应和改变性别不平等的方法以及推广妇女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拥有的知识。
- 教科文组织致力于开发信息和通信工具,并与广播媒体合作,以支持生物多样性教育。
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SDG 15),且与所有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密切相关。保持生态系统的复原力和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是消除贫困与保障人类健康和福祉的根本所在。
生物多样性不仅对地球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而且是产生对人类尊严和福祉极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效益的关键。
这些依赖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效益包括提供饮用水、食物和纤维、土壤肥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基因数据库、气候调节、休闲和美学价值等。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具有内在的联系。
一个多样化的世界使我们能够灵活地适应变化,包括气候变化。因此,生物多样性是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它的丧失则对安全与和平构成威胁。
气候变化是生物多样性受损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大气温度的变化、降水、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以及一些极端事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效益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气候变化还加剧了其他驱动因素的影响,如栖息地退化、污染、入侵性物种、过度开发、人口迁移和移民等。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加速了气候变化进程,因为退化的生态系统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往往有所减弱,使地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下降。因此,人类负有应对这两项挑战及其相互作用的全球性责任。
- 生物多样性降低是一个现实问题,亟需得到解决。气候变化是背后的一大关键驱动因素,它与土地退化和人口增长共同加速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 生物多样性保护将有助于实现2015年《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
- 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变革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 当前和未来的环境移民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环境脆弱地区实施的适应战略以及减缓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的努力。
根据其《气候变化行动战略(2018-2022年)》,教科文组织通过政府间水文计划(IHP)、国际地球科学和地质公园计划(IGGP)、人与生物圈(MAB)计划、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社会变革管理(MOST)计划、地方和土著知识系统(LINKS)计划和《世界遗产公约》,提供水安全、地球科学、生物多样性和海洋方面的数据和气候信息服务。
这些计划共同巩固了跨学科气候变化知识库。教科文组织还认识到,文化知识和多样性是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社会转型和复原力的关键驱动因素,并积极促进这一因素发挥作用。
时事
- 1 of 4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