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You are viewing an archived web page, collected at the request o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using Archive-It. This page was captured on 04:24:00 Mar 15, 2022, and is part of the UNESCO collection.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 page may be out of date. See All versions of this archived page.
Loading media information hide
Press release

教科文组织加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增设20个生物圈保护区

15/09/202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今天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新增了20个成员,这些保护区来自21国家(包括2个跨境保护区)。至此,该网络共有分布在131个国家的727个生物圈保护区(包括22个跨境保护区)。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现在覆盖了地球陆地面积的 5% 以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教育、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在这里融为一体。

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于9月13-17日在阿布贾举行会议,这也是该理事会议首次在非洲大陆召开。除了设立上述保护区,会议还批准了2个原有保护区的拓界和边界调整。今年还是人与生物圈计划的50周年。

随着马腾(Matšeng)、阿沙菲(Ashaafean)和法拉桑群岛(Juzur Farasan)这3个生物圈保护区的设立,莱索托、利比亚和沙特阿拉伯今年首次加入了人与生物圈计划网络。欧洲的穆拉-德拉瓦-多瑙河(Mura-Drava-Danube)跨境生物圈保护区成为首个由多达5个国家(奥地利、克罗地亚、匈牙利、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共同管理的生物圈保护区。

教科文组织将协助各国实现到2030年将地球表面的30%纳入保护区域的目标。新保护区的加入人与生物圈计划就是一切的起点。从幼教工作到生物圈研究项目,环境教育对于重建我们与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教科文组织正在积极努力,以确保到 2025 年时环境教育成为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

奥德蕾·阿祖莱(Audrey Azoula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教科文组织致力于通过教育、研究和提高认知的工作培育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阻止生物多样性流失,生物圈保护区居于这些工作的核心。保护区网络支持当地和土著社区及各会员国提升对生活环境的了解、重视和保护。

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启动人与生物圈计划,该政府间科学计划已引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50年。其管理机构国际协调理事会每年审核申请加入该计划的新增保护区名单。理事会由34个成员构成,会员国通过选举方式轮流担任。

穆拉-德拉瓦-多瑙河五国生物圈保护区(Five-country Biosphere Reserve Mura-Drava-Danube,奥地利、克罗地亚、匈牙利、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

这是全球首个连接五国疆域的生物圈保护区,境内有中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河流系统。该保护区希望在人与自然之间架起桥梁的同时创造河流流域管理的国际合作模式。它连起了下穆拉河谷生物圈保护区(Lower Mura Valley Biosphere Reserve,奥地利)、穆拉-德拉瓦-多瑙河跨境生物圈保护区(Mura-Drava-Danube Transboundary Biosphere Reserve,克罗地亚和匈牙利)、巴科波杜纳夫列生物圈保护区(Bačko Podunavlje Biosphere Reserve,塞尔维亚)和穆拉河生物圈保护区(Mura River Biosphere Reserve,斯洛文尼亚)。

该保护区是约90万人的家园,占地931820公顷,以多瑙河及其支流穆拉河、德拉瓦河为中心,从阿尔卑斯山越过喀尔巴阡盆地,并一路延伸到巴尔干山脉的山麓,串联起13个重要保护区。

这一独特的河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特有栖息地和物种的存续至关重要。跨境协调其可持续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这标志着国际合作和责任分担方面的一大进步,展示了相关会员国放眼全球、立足当地的意愿。

阿特卡曾/豪湾生物圈保护区(Átl’ka7tsem/Howe Sound Biosphere Reserve,加拿大)

该生物圈保护区距温哥华不远,包括阿特卡曾/豪湾的峡湾和岛屿,占地218723公顷,其中16%是海域。这个高海拔山地沿海生态系统受太平洋影响,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该地区是约721种本土陆生物种(包括灰熊、狼獾和白头鹰)的家园。还有数千个海洋物种生存于此,包括长久以来被人们认为在40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的玻璃海绵礁。

自古以来,原住民一直在这里繁衍生息。“阿特卡曾”是斯阔米什语,意为峡湾行舟。该生物圈保护区有5万居民,经济主要依靠可持续林业和生态旅游业。在过度捕捞和污染性重工业等不可持续的做法对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之后,当地于70年代中期做出了向保护和负责任的资源开发的坚定转变。经过30多年的恢复,这里的生态出现了令人振奋的复苏迹象。鲸鱼、海豚和粉红鲑鱼重现;河口再次成为丰富多产的生态系统,被国际公认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原住民是这里重要的土地管理者和知识掌控者,是共同实现阿特卡曾/豪湾愿景的关键合作者。为了保护生物圈保护区文化价值以及综合利用土地和海洋资源,区管理机构将由原住民、民间团体和地方当局代表均衡构成。

马提尼克生物圈保护区(Martinique Biosphere Reserve,法国)

这是沿加勒比海火山弧设立的第12个生物圈保护区,也是世界上3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区内物种丰富度无与伦比,包括许多生活在稀有和濒危栖息地的特有物种。马提尼克全岛连同其海洋专属经济区都被纳入总面积4924768.63公顷的生物圈保护区内。该地区显著的地质特征是1397米高、依然活跃的培雷火山,以及安的列斯群岛沉睡的“小山”和海湾众多的海岸线。覆盖该岛陡峭山麓的雨林和海岸线上的红树林表明了它作为美洲生态廊道的重要作用。

这个生物圈保护区拥有约38万人口,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该岛20%的土地是耕地)、农业食品加工业和旅游业(每年有100万游客)。

南摩泽尔生物圈保护区(Moselle Sud Biosphere Reserve,法国)

这个占地1329257公顷的乡村生物圈保护区位于阿登山脉和孚日山脉之间,有76609名居民,包括法属摩泽尔河谷肥沃的山坡和开阔的平原,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以牛羊养殖为特征的文化景观。保护区的约一半土地被森林覆盖。河谷西部的湿地点缀着数不清的水塘,被称为池塘之乡,它们由几个世纪的牧场排水和水库建设形成。水库的主要建造目的是养鱼。

自中世纪以来,这个河谷一直是西欧的重要十字路口之一。该生物圈保护区计划成为农牧业、生态旅游和环境研究的中心。

格拉帕山生物圈保护区(Monte Grappa Biosphere Reserve,意大利)

在意大利东部、阿尔卑斯山带的山麓,25个市镇共同组成了格拉帕山生物圈保护区,占地66067.30公顷,人口总数174184。格拉帕位于断层山脉的露头处,拥有多洛米蒂山典型的雪顶和高山草甸景观,俯瞰着威尼托和波河河谷更广阔的平原生态系统。

这些市镇计划通过恢复林业和牧业活动来吸引新的人口迁入,扭转19世纪末以来的人口流失局面。该生物圈保护区将发挥创意实验室和绿色循环经济平台的作用。

科尔赛-科尔德里生物圈保护区(Kolsai Kolderi Biosphere Reserve,哈萨克斯坦)

科尔赛-科尔德里位于天山山脉北部,具有独特的景观,包括与高山带雪峰相映衬的草原、峡谷、河流和针叶林与落叶林环绕的美丽湖泊。这里生活着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如天山棕熊、雪豹、突厥斯坦猞猁。该生物圈保护区占地242085公顷,南面与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生物圈保护区(Issyk-Kul Biosphere Reserve)接壤。

虽然该保护区的8000名居民大多以农业和畜牧业为生,但由于毗邻哈萨克斯坦的金融、经济和文化中心阿拉木图,该生物圈保护区在可持续旅游业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该生物圈保护区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其典型且独特的自然特征,并支持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

莞岛生物圈保护区(Wando Biosphere Reserve,韩国)

莞岛群岛位于朝鲜半岛最南端,由265个岛屿组成,其中只有55个岛屿上居住着约5万人,而每年接待游客达300万人。在403899公顷的生物圈保护区中,海域几乎占到90%。

暖温带常绿阔叶林覆盖着山坡,并沿着岛屿的海岸线延伸。莞岛的生态系统极其丰富,包括盐沼、岩石栖息地、沙地、滩涂以及延伸至海洋的潮间带和亚滨海带,这里亦是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该生物圈保护区是传统土地管理实践的典范,例如保护民居和农田免受强风侵袭的树林(Maeulsup)、梯田(Gudeuljangnon)。当地居民意识到这些可持续的实践和健康的环境对其群岛的海产品生产和旅游业具有重大价值。

马腾生物圈保护区(Matšeng Biosphere Reserve,莱索托)

马腾是莱索托第一个生物圈保护区,占地112033公顷,位于该国北部高地。巍峨的德拉肯斯堡-马洛蒂山脉(Drakensberg-Maloti Mountains)使莱索托常被称为“空中王国”。该保护区维持着自然状态的、受干扰极少的生态系统,拥有数量繁多的特有种和引人注目的自然奇观,包括莱索托最后的土著林地。该地区同时是一个重要的特有鸟类区,有德拉丝雀(Crithagra Symonsi)等物种。

自给农业和畜牧业(牛、绵羊和山羊用于获取羊毛和马海毛,马匹用于运输,驴子用作力畜)是该生物圈保护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当地的小农场还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和蔬菜,以补贴收入并满足农民的食用需求。

该生物圈计划以气候智能型农业、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为基础,促进生物多样性经济的蓬勃发展。该地区风光旖旎的高山和适合徒步与骑马的小径使这一前景更具吸引力。

阿沙菲生物圈保护区(Ashaafean Biosphere Reserve,利比亚)

阿沙菲位于纳福萨山(Nafusa Mountain)的东北部,是利比亚第一个生物圈保护区。其地中海生物地理山区有着种类丰富的栖息地,支撑起北部的干燥林地和草原,以及南部极度干旱的撒哈拉沙漠地带。

自1978年以来,该生物圈保护区受到政府法令的保护,其83060公顷的核心区域是各种珍稀濒危物种的家园,包括药用和芳香植物以及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的动物物种,如条纹鬣狗(Hyaena hyaena)、希腊陆龟(Testudo graeca)和翎颌鸨(Chlamydotis undulate)。

该地区为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大学生提供研究和培训的平台。保护区内的65000居民大多以传统的可持续农业、木材采集和养蜂为生。这里还以高质量橄榄和橄榄油而闻名。

升旗山生物圈保护区(Penang Hill Biosphere Reserve,马来西亚)

升旗山是马来西亚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160万游客。它位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槟岛(Penang Island),占地12481公顷,包括5196公顷的海域,并拥有马来西亚唯一的不完全对流湖,湖底的海水被一层淡水所覆盖,构成罕见的生态系统,并成为了槟榔涧蟾(Ansonia penangensis)等易危和濒危水生物种的家园。

升旗山生物圈保护区集城市、农业和自然景观于一体,拥有马来西亚仅存的沿海雨林、沿海低地和丘陵龙脑香森林、红树林、湿地、沙滩和珊瑚礁。这些不同的栖息地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包括特有濒危物种,如伊河海豚(Orcaella brevirostris)、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和多种候鸟。保护区的海滩是濒危海龟常见的产卵地。

升旗山一直是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是19世纪殖民地官员和植物学家的聚集地。槟城植物园自1884年创建以来便是升旗山动植物的宝库,有超过2400种植物,包括200多种兰花。

乌布苏湖洼地跨境生物圈保护区(Uvs Lake Depression Transboundary Biosphere Reserve,蒙古、俄罗斯)

面积33.5万公顷的乌布苏湖是蒙古最大的湖泊。它邻近俄蒙边境,被阿尔泰山脉南部的半干旱丘陵环绕。平浅的湖盆使乌布苏湖成为天然盐湖。

乌布苏湖洼地是阿勒泰萨彦全球生态区的核心区域,也是新设立的跨境生物圈保护区的一部分。保护区占地2242112.70公顷,连接着西伯利亚泰加林和蒙古大草原这两个完整的生物群落。该保护区为盘羊、雪豹、阿尔泰山羊以及各类候鸟等标志性物种提供了栖息地。

该跨境生物圈保护区连接起同在1997年设立的蒙古一侧的乌布苏盆地生物圈保护区(Uvs Nuur Basin Biosphere Reserve)和俄罗斯一侧的乌布苏盆地生物圈保护区(Ubsunorskaya Kotlovina Biosphere Reserve)。

合并这两个保护区的工作于2011年启动,联合协调机构亦于当年成立。该机构举办了数场参与性研讨会,以促进跨界自然保护。经过10年的长期合作,终于得以建立这个横跨两国的示范区。

阿韦雷利-弗莱姆生物圈保护区(Avireri-Vraem Biosphere Reserve,秘鲁)

阿韦雷利-弗莱姆位于秘鲁中部的萨蒂波省(Satipo)和拉孔本西翁省(La Convención),海拔280米到6271米,拥有包含12类不同生态系统的3个生态区:安第斯山脉脚下的亚马逊雨林,陡峭山坡上的永加斯(Yungas)高山云雾林,以及安第斯山脉高处的安第斯地区(Andean Region)。该地区是257种特有动物、307种特有和濒危植物以及115种濒危动物的家园,这些濒危动植物均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该生物圈有大约458701名居民,说8种不同语言,包括当地和土著社区。他们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阿韦雷利-弗莱姆的多元化背景。“阿韦雷利”是阿萨宁卡族(Ashaninka)神话中的一位英雄,他通过将白天和黑夜、旱季和雨季区分开并分别为它们创作音乐来改变世界。他还阻击入侵者,把他们变成石头。“弗莱姆”是阿普里马克、埃纳和曼塔罗河谷(Valle de los ríos ApuríMac,Ene y Mantaro)的首字母缩写。

这个新设立的生物圈保护区占地4110762.685公顷,将连接秘鲁的奥克萨潘帕-阿沙宁卡-亚妮莎 (Oxapampa Ashaninka Yanesha) 和马努(Manu)生物圈保护区,并将促进该地区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

库兹涅茨基阿拉托生物圈保护区(Kuznetsky Alatau Biosphere Reserve,俄罗斯)

库兹涅茨基阿拉托山脊北临西伯利亚辽阔的平原,南接阿尔泰山脉,自上个冰河时代以来几乎保持未变。该生物圈包括生长着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松、苔原和针叶林生态系统的山脉,西伯利亚森林驯鹿、驼鹿和棕熊栖息其间。水獭、水貂、麝鼠和海狸在这里的河流湖泊边繁衍生息。这个占地2698772公顷的生物圈保护区有138632名居民,是肖里安人(Shorian)的家园。

在这些偏远山区,生物圈保护区将成为社会服务、环保型小企业、生态旅游和复兴当地土著文化的枢纽。每年有超过10万名游客参观其古迹,观看传统仪式并品尝当地美食。

大博格多山生物圈保护区(Mountain Great Bogdo Biosphere Reserve,俄罗斯)

这个占地60423公顷的生物圈保护区夹在西边蜿蜒的伏尔加河和东边的哈萨克斯坦大草原之间,其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该保护区是230种鸟类的家园,如卷羽鹈鹕、棕尾鵟、不同种类的鹰和猎鹰,并且是几种受《湿地公约》保护的鸟类的迁徙路线上的落脚点。其山地半干旱生态系统拥有88种高等维管束植物、12种爬行动物【尤其是当地特有的隐耳漠虎(Alsophylax pipiens)】、160余种昆虫、113种蛛形纲动物,以及46种哺乳动物【包括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的遗留种群、野猪、麋鹿和西方狍】。

在生物圈保护区的中心,以产盐而闻名全俄罗斯的巴斯昆恰克湖在四周荒地的衬托下引人注目。该生物圈保护区是里海洼地(Caspian depression)的地标,大量的考古和文化遗迹显示它曾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其稀少的人口由俄罗斯人、哈萨克人、乌克兰人、车臣人、鞑靼人、朝鲜人、阿塞拜疆人和卡尔梅克人组成,他们大多以农业、畜牧业和马匹繁殖为生。该生物圈保护区将成为自然保护、植物和粘土的传统药用研究以及旅游业的中心。

法拉桑群岛生物圈保护区(Juzur Farasan Biosphere Reserve,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的法拉桑群岛位于该国西南端,临近也门。这片占地82万公顷的区域结合了海洋和陆地生境,构成了南红海重要的生态系统综合体。

法拉桑群岛是沙特阿拉伯的首个生物圈保护区,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物种使其设立具有独特意义。它拥有沙特阿拉伯13个在册的濒危红树林(Rhizophora mucronate)中的3个,且还生活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的儒艮(Dugong dugon)遗留种群、该国最大的山瞪羚种群,以及各种海鸟(粉红背鹈鹕、鹗、蟹鸻)、海洋物种(数种海豚、鲸、玳瑁海龟、珊瑚和蝠鲼)和爬行动物。

这些岛屿地处偏远,因此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农业传统。当地人仍耕作梯田,并使用传统灌溉系统。当地社区还在拥有浅井的地区发展传统形式的小规模自给农业,以井水灌溉谷物和蔬菜等植物。

里贝拉萨克拉-奥里比奥山-科雷尔山生物圈保护区(Ribeira Sacra E Serras Do Oribio E Courel Biosphere Reserve,西班牙)

这个占地306534.77公顷的生物圈保护区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山区的加利西亚,既有如画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米尼奥河在陡峭的锡尔峡谷底部蜿蜒流淌,周围是山谷、第三系洼地和灌木丛丘陵,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微气候环境。

这个新设立的生物圈保护区将1个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和6个“自然2000”(Natura 2000)保护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生物多样性避难所,拥有1214种维管束植物(占加利西亚植物区系多样性的52.7%)和277种动物。该保护区是坎塔布连山脉中的生物圈保护区和欧洲大西洋海岸保护区形成的生态廊道的最西端延伸部分。

保护区人口总数为75203人,历史上曾开展过关于保护和可持续管理的研究和教育活动,主要侧重于平衡的农业系统和生态旅游。这里的文化遗产也得到了高度保护。同时,该区域以1993年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圣地亚哥康波斯特拉之路”而闻名。它还拥有洞穴、岩居、岩刻、巨石、修道院、教堂、古代聚落和桥梁,这些都证明了该地区的重要价值。

清道山生物圈保护区(Doi Chiang Dao Biosphere Reserve,泰国)

清道山生物圈保护区位于泰国清迈府清道县。它是泰国唯一的被亚高山植被覆盖的地区,同样的地貌也可见于喜马拉雅山脉和中国南部。在85909.04公顷的生物圈保护区内,生活着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如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菲氏叶猴(Trachypithecus phayrei)、华南山羚(Nahemhedus griseus)、虎(Panthera tigris)、云豹(Neofelis nebulosa)。

这一地区有大量由雨水侵蚀石灰岩而形成的洞穴。其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是清道洞,该生物圈保护区亦得名于此。这个洞穴与万灵之王清道昭琅(Chao Luang)的传说有关,据传他居住在高耸的清道山之巅,两地都被尊为圣地。洞穴的入口是一座兰纳风格的佛寺。此洞穴和清道山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这里还启用了游客影响管控机制。生态旅游、观鸟和观星也是当地热门的旅游活动。

当地人仍然采用一种传统重力式农业灌溉系统,这种做法和相关知识已经传承了近800年。

下阿姆达里亚国家生物圈保护区(Lower Amudarya State Biosphere Reserve,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的下阿姆达里亚国家生物圈保护区位于阿姆河下游北部,咸海原海岸东南部。该保护区是中亚最大的天然河滨湿地灌木丛(Tugai)地区之一。从全球角度来看,这种生态系统是独特且濒危的。

通过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该保护区的利益攸关方将致力于保护和恢复河滨湿地灌木森林的自然景观、动植物物种以及中亚河岸森林特有的其他自然特征。

该地区是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并且是中亚沙漠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这里还为濒危的中亚马鹿(Cervus hanglu bactrianus)提供了自然和受保护的生存环境。

主山生物圈保护区(Nui Chua Biosphere Reserve,越南)

占地106646.45公顷的主山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安南山脉尽头,包括宁顺省的陆地和海洋区域。这里气候恶劣,日照充足,炎热干旱,降雨量极少。该生物圈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的代表地区,集越南中南部地区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于一体,包括独特的半干旱植被、海龟产卵的海滩和珊瑚礁。

该地区总人口为447162人,包括京族(Kinh)、占族(Cham)、拉格莱族(Raglai)、华族(Hoa)、岱族(Tay)、侬族(Nung)和芒族(Muong)等主要民族,所有这些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艺术、宗教和建筑传统,以及众多的仪式和大型节日。

孔河农生物圈保护区(Kon ha Nung Biosphere Reserve,越南)

孔河农位于越南中部高地,即所谓的 "印度支那屋脊"(Roof of Indochina),其最高峰海拔超过1700米。保护区面积达413511.67公顷,居民人数为267493人。该生物圈保护区也是珍稀物种的家园,例如越南特有的灵长类动物灰腿白臀叶猴(Pygathrix cinerea),它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只有约1000只野生个体。

该生物圈保护区根据当地社区的传统知识(包括关于生产和社会组织的土著和民间知识)进行管理。嘉莱省(Gia Lai Province)人民委员会制定有关向居民分配土地和森林,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付费和发展可持续生态旅游的政策。

 

原有生物圈保护区拓界、边界调整与更名

亚平宁托斯科-埃米利亚诺生物圈保护区(Appennino Tosco Emiliano Biosphere Reserve,意大利)

该生物圈保护区扩大275384公顷,总面积达498613公顷,常住人口超过378424人。

该保护区位于欧洲大陆和地中海之间的地理和气候边界上,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至少有260种水生和陆生植物以及122种具有群落和区域保护价值的鸟类、两栖动物、鱼类和无脊椎动物。

社区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受益者。此次拓界将有助于促使当地社区与自然和谐相处,鼓励当地民众认识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并为保护和发展这些服务提供投资机会。

劳卡生物圈保护区(Lauca Biosphere Reserve,智利 )

智利的劳卡生物圈保护区设立于1981年,其总面积从358000公顷扩大至1026567公顷,现覆盖智利东北部靠近玻利维亚边境的拉各斯将军(General Lagos)、普特雷(Putre)和卡马罗内斯(Camarones)等乡镇。

智利约三分之一的动物物种可以在劳卡生物圈保护区找到,由于该地区的高生态价值,在其周边地区已经有1个《湿地公约》保护地和3个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

扩大后的生物圈保护区有4734名永久居民,包括50个土著家庭。该地区被列为土著发展区,因此生物圈保护区的扩展能为当地社区提供了一个扩大对话和分享土著知识的机会,而土著社区的参与正是生物圈保护区管理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