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教科文组织工作组在塔希提岛附近发现稀有珊瑚礁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科研工作组在塔希提岛附近海域发现了一处巨大的珊瑚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之一。该玫瑰形珊瑚的完好保存状态和覆盖区域之广使其成为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发现。

迄今为止,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尚不及月球表面。我们仅完成了20%海床的地图绘制。在塔希提做出的这一非凡发现展示了科学家们的杰出工作。在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他们进一步加深了人类对海底世界的了解。
奥德蕾·阿祖莱(Audrey Azoula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非同寻常的发现

该珊瑚礁位于海面以下30-65米深处,长约3千米,宽度介于30到60/65米之间,是有记录以来发现的最大的健康珊瑚礁之一。巨大的玫瑰状珊瑚直径可达2米。

此次发现的不寻常之处在于,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已知的珊瑚礁都位于海面至25米深处。因此这一发现表明,在我们所知甚少的超过30米深海域的海洋“暮光区”中还有更多大型珊瑚礁存在。

目睹一望无际的巨大而美丽的玫瑰珊瑚真是太神奇了,它就像一件艺术品。
罗森菲尔德(Alexis Rosenfeld,法国摄影师、“同一个海洋”活动发起人)

科学向前迈进一步

这次考察是教科文组织全球海洋测绘工作的一部分。珊瑚礁是其它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因此定位它们有助于开展更多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研究。珊瑚礁生物对医学研究有重要意义,珊瑚礁还可以防止海岸侵蚀,乃至减轻海啸影响。

早在2019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就遭受了一次重大的珊瑚礁白化事件,但此处珊瑚礁似乎并未受到重大影响。发现处于如此完好状态的珊瑚礁是个好消息,将启发未来的相关保护工作。我们猜测处于更深处的珊瑚礁可能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更小。
埃多安博士(Laetitia Hedouin,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环境研究机构CRIOBE)

到目前为止,鲜有科学家能够发现、调查和研究位于海面30米以下的珊瑚礁,但现在的技术能够支撑在这一深度进行更长时间的潜水。该团队共潜水约200小时研究这一珊瑚礁,并目睹了其产卵过程。他们计划未来数月继续潜水,以围绕这里的珊瑚礁开展更多研究。

教科文组织的海洋行动

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体系内负责海洋研究的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成立于1960年,有150个国家加入,负责协调海洋测绘和海啸警报系统等全球计划以及众多科研项目。该机构还是具有独特意义的海域的保护者,包括232个海洋生物圈保护区和50个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海洋世界遗产地。从2021年到2030年,教科文组织将主导“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今年将要举办的几场大型国际峰会就是为了动员更多力量共同推动该“国际十年”。

“同一个海洋”活动

该活动由探险摄影师罗森菲尔德发起,与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是“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的一部分。在直至2030年的每一年,活动将探索各地海洋,了解其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面临的威胁,以及我们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案。.